綠沸石礦的主要礦物組分之一。 性質:又稱發光沸石。沸石礦的主要礦物組分之一。Si/Al值4.17~5。斜方晶系,晶體呈針狀、纖維狀,集合體為束狀和狀。白、淺黃或玫瑰色。絲絹光澤或玻璃光澤。硬度3~4,密度2.15g/cm3。 在其晶體構造中,不僅有四元環、六元環和八元環等,而且還有五元環,且五元環所占的比例很大。五元環是成對地相互并聯的,即兩個五元環共用兩個四面體。成對的五元環又可通過氧橋與另一成對的五元環相聯,這時在相聯的地方形成了四元環。若進一步的環又相互聯接,這樣就可圍成八元環和十二元環等。十二元環呈橢圓形,其大及直徑為0.7nm和0.58nm,平均為0.66nm。
綠沸石是微量元素添加劑的良好載體。綠沸石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,它的結構空曠,具有許多排列整齊的晶穴和孔道。含有大量離子,而且相當活潑。故此,綠沸石是一種礦物質微量元素的良好載體。綠沸石特有的吸附作用, 能夠調節動物消化系統中銨離子的形成狀況的比值 , 并能吸附飼料中的霉變物質河有害物質, 增強動物的力 , 減少發病率 , 能有效 的預防動物的腹瀉 , 使飼料更充分地發揮河吸收, 從而提高了飼料熱量與營養的 轉換率和利用率 , 因此綠沸石的添加, 不僅能提高飼料的質量和利用率 , 更能大幅 度地降低原料成本。
綠沸石為Na、Ca等金屬離子的含水鋁硅酸鹽礦物。Na、Ca、Al、Si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是很豐富的,它們均為主要的造巖元素,所以綠沸石應該是比較常見而且分布比較廣泛的造巖礦物。 在巖漿作用過程中,初因溫度較高,巖漿以SiO4為主。它是弱酸,不能和強堿性的陽離子K+、Na+結合,而只能與堿土金屬族的Mg2+和Fe2+結合,所以早形成由 Mgsio4和 Fesic所構成的橄欖石和由 Mgsio3和 Fesic3構成的輝石。隨著溫度降低,出現Si4OR1和Si2O-,酸性增強,可與堿性較強的K+a+、Ca2+結合形成角閃石和云母。當巖漿中出現硅鋁酸根后,由于它是一種較強的酸,故能與堿金屬K+、Na+和堿土金屬Ca結合形成各種長石。所以,在巖漿作用階段幾乎沒有綠沸石的出現。